治疗慢阻肺的三宜一忌

时间:2018-06-02   访问量:2196

    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简称慢阻肺)的“三宜”(宜宣、宜降、宜清),“一忌”(忌补)是为治疗急性发作期“咳嗽、气急、痰多”三大证而设,临床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。
      咳嗽宜宣,咳嗽由外邪袭肺,肺气失宣,雍而上逆所致。肺主皮毛,开窍于鼻,主宣发。宣发有向上升宣,向外布散之意。外宣使口鼻通,布散使外邪解,口鼻通则内郁开,外邪解则逆气平,而咳嗽亦止。三拗汤中麻黄,桑菊饮中之桑叶,即取宣散之意。
      气急宜降,气急为气道亢奋上迫之征,降为肃降,清肃下降之意。肃降能清洁肺、呼吸道异物,平抑和缓冲肺内上迫之力,从而平息气急。用苦温降气之杏仁,苏子取肃降之意。宣发和肃降的协调,使气道通畅,免除水湿痰浊的停留是治疗咳嗽气急的有效方法。
      痰多宜清,痰为气道炎症之分泌物,炎症越重,分泌的痰越多,越多的痰和炎症的相互作用,又能引发“咳嗽”、“气急”的发作。可见痰为病之源,火为痰之因。源因一除,痰火即清,咳嗽气急之除。用金银花、瓜蒌等药即为清化之意。随着体质的好转,寒疾宿饮一经化热,即进入急性发作期,随之,加入清热化痰药。
      “一忌”即忌补。因为急性发作期属正邪交争的阶段,从病因、病机乃至病性,体质上多属偏热、偏实之证。即使是虚实相兼之证,亦不能单纯用补,尤其是用人参、黄芪之类补气药,谨防“闭门留寇”之弊端。就其形态而言,肺为体内外气体交换之声所,吸清呼浊,吐故纳新,以保证人体新陈代谢之进行,本身应该用疏利通导的方法。《医宗必读》有云:肺叶百莹,谓之华盖,以复诸脏,虚如蜂窠,下无通窍,吸之则满,呼之则虚,一呼一吸,消息自然,司清浊之运化……正是形象的描述肺的“其体清虚”和治疗上的“其用宣降”。实际上,是在述说像这样一个虚如蜂窠、通透玲珑的脏器,在急性发作期的时候,考虑到升宣通降、祛邪外出,是忌用补法的。

上一篇:没有了!

下一篇:姜黄、郁金、莪术异同

返回顶部